第145章 刘焉称帝_三国大暴君刘辩
笔趣阁 > 三国大暴君刘辩 > 第145章 刘焉称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45章 刘焉称帝

  人生总会发生一些让人猝不及防的事情。

  比如现在何太后说,竟然说让何进执掌新军。

  何进当然可以执掌大军,但是何进又不能执掌大军,这主要还是看皇帝自己本人怎么想的。

  而且这个时候,刘辩绝对不能再去问:丞相以为如何,御史大夫以为如何。

  那样的话,何太后会怎么想?

  他也非常清楚,自己能坐上皇帝的位置,何进确实是出了很大的力量。

  若没有何进,自己确实难以登上皇帝的宝座,恐怕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的,应该就是已经变成死鬼的刘协了。

  毕竟,汉灵帝是真的昏庸无道,遗留下来了非常多的问题;被刘辩手刃的蹇硕就是其中之一。

  那么换言之,卸磨杀驴,一只把大将军当做朝堂上变得吉祥物,似乎是不怎么人道的事情。

  恐怕时间久了,天下人都会非议。

  “既然母后这样说了,那朕自然不能不允诺。”刘辩笑看向一脸激动之色的何进,继续说道:

  “大将军为国为民,朕看在眼中,那新军就交给大将军执掌!”

  何进满脸激动地从矮几边上站了起来,向着皇帝跪拜道:“臣!何进谢主隆恩,定然为陛下执掌好这二十万大军,绝对不会出任何差错!”

  这话刘辩当然不相信,他现在只相信自己,自己手握大权,何进这所谓的执掌二十万大军,那就只是一句空谈。

  “爱卿免礼吧。”刘辩笑道:“新军组成以后,皇甫坚寿正在训练大军。

  爱卿身为国舅,更应该巡视三军,把大军训练好了,将来才能上战场。”

  “是!臣,明日就去往军中,认真训练士卒,绝对不敢辜负陛下对臣的厚望!”

  刘辩看了看何太后,见得何太后微微颔首,这才道:“大将军入座吧,你与朕本是一家。

  这大汉的朝廷,还需要大将军用心守护呢。”

  “是!陛下!”何进激动不已,自从渑池之战,自己成为吉祥物之后,皇帝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和自己这样说过话了吧?

  “报——陛下,定军侯关羽有令书送来,说是十分紧急!”

  刘辩闻言,心下有些稀奇起来,便示意一边上的宦官把令书取来。

  宦官走上前去,把令书持在手中,认真的查看了一下,确认没有问题以后,这才跪在刘辩跟前,双手呈给了刘辩。

  刘辩缓缓展开:

  “臣关羽顿首再拜皇帝陛下,天子万岁。两日前,臣戍守安邑城之军卒擒获曹操北上细作。

  截获秘密书信,乃是曹操联合凉州吕布、李儒、韩遂、马腾、王国等贼人,阴谋拥立川蜀反贼刘焉为帝,背叛大汉。

  臣以为,天生汉人,当忠心于陛下,效忠于汉室,曹操此逆贼着实可恶。

  臣恭敬以报陛下,整顿兵马,随时愿为陛下提到奔赴疆场!

  臣关羽再拜,吾皇万岁!”

  刘辩缓缓地书信放下,眼眸阴沉的说道:“长安逆贼曹操,联合各地叛贼,阴谋拥立割据蜀中的刘焉为帝。

  其北上联合凉州各地叛军的令书,已经被关云长截获。

  诸位爱卿……”

  皇帝放下手中的令书,看向丞相和御史大夫两人:“你二人如何看待此事?”

  大将军何进急忙喝道:“陛下,这还用多说?臣为陛下执掌新军,愿为陛下诛灭叛贼,那刘焉算个什么东西,有什么资格称帝!”

  刘辩只当做什么都没有听到,自己这回要是能腾出手来去打战,还在这里装孙子做什么?

  早就直接碾压过去,把曹操灭了!

  可是,朝廷现在看似有钱富饶,但远远不堪一战。

  而且这战火开始了,那就一定会是持久战,等到那个时候,刚刚稳定下来的洛阳人心,勉强算是恢复了农耕建设,也会随即化为乌有。

  “陛下……臣以为,刘焉虽然割据自立,但却没有那个胆子自称皇帝!

  这是背离祖宗的事情,刘焉若是做了,那就一定会留下千世万世的骂名。

  更况且,臣反而觉得,曹贼这是有意让我们发现他的这一封密信的。”

  刘辩稍微一琢磨,发现唐瑁说的很有道理。

  御史大夫黄琬也道:“陛下,臣觉得丞相言之有理,我朝现在最重要的是抓紧时间,把渑池一战的好处消化掉,彻底转化为国立。

  此前,我朝打算让刘焉和曹操相互攻伐,而坐收渔翁之利。

  曹操心中惶恐,所以才想出联合其他的人,拥立刘焉为皇帝的想法。

  这明摆着就是要激怒陛下,让陛下现在不过一切的发兵去攻打曹操。

  如此一来,刘焉必定恐惧,盘踞北方的西凉诸多叛贼,只怕也会趁机南下。”

  “所以……”黄琬起身离席,跪在刘辩身前,重重的磕头道:“昔年告诉皇帝数败于项羽,而垓下一战成功,遂而创立我大汉四百年江山基业。

  学于祖宗,可见忍一时之羞辱,乃是为帝者胸襟所在。

  且不可为了个人荣辱,而忽视帝国发展的大好时机。”

  刘辩琢磨了一下,颔首道:“爱卿请起来……”

  “谢陛下!”黄琬见皇帝并没有多少怒容,心中也是不自觉的松了一口气。

  他是真的害怕皇帝年轻气盛,将闻得刘焉恐怕要称帝,就要不顾一切发兵去攻打刘焉,或者是曹操。

  那样的话,岂非正好中计了?

  “母后的意思呢?”

  何太后紧蹙眉头,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何进,很明显何进这会儿就向着发兵去攻打刘焉,以此来稳固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。

  可,经历了这些事情的何太后,比之于历史上那个她,似乎也多了几分稳重沉思。

  “皇儿自有主张计较,何须问为娘?更况且,天下安危,皇帝应该和朝臣商议才是,绝对不可听信妇人之眼。

  就是为娘,也一样!”

  “太后圣明!”唐瑁很是配合的拍了一记马屁。

  何太后挥了挥手:“既然有国家大事,那就终止宴会,即刻敲响朝钟,传诸多官员大臣,即刻上殿来商议国事。”

  刘辩拱手道:“孩儿遵旨!”

  他站起身来,大声道:“终止宴会,敲响朝钟,即刻开朝议!”

  “臣等遵旨!”

  众人离席,跪拜山呼道。

  唐姬看了一眼皇帝,目中带着担忧之色。

  刘辩走上前去,握住唐姬柔软的小手说道:“放心吧,你就在后宫安心的陪着母后就好。”

  “臣妾遵旨……”唐姬搀扶着何太后,上了车辇。

  蔡文姬、吕玲绮等人,也只有跟着太后回宫中去了。

  刘辩背负着双手,凝视着诺大的荷花池,他心中当然明白现在不宜开展。

  只是,刘焉如果真的称帝了,那对于自己的威信,对于大汉朝廷的威信,就是一种莫大的挑衅。

  换言之,各地藩镇诸侯割据一方,不听从朝廷调遣,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
  因为这个时代好多地方的诸侯都已经不听朝廷的话了,这也是不争的事实。

  可是如果有谁率先称帝称王,那绝对要成为朝廷头等进攻的目标。

  这个毋庸置疑!

  刘辩忍不住轻轻地叹了一口气,汉末三国,果真是一个无月不战的时代啊。

  朝会大殿上!

  三公九卿分列,朝会是为了什么事情,众人也各自知晓了。

  一个个三三两两的在一起议论起来,好不热闹。

  主要却还是围绕着出不出兵的问题。

  有的人赞同出兵,可是说着说着,说到最后,却又觉得现在出兵的弊端实在是太大了。

  都不用别人反驳,自个儿就已经开始否决了出兵的想法。

  “皇上驾到!百官跪迎!”

  宦官的声音传来。

  正在议论纷纷的文武百官急忙齐齐跪下,山呼万岁!

  刘辩在龙椅上坐了下来,抬手道:“众卿平身,关于反贼曹操准备联合各地叛军,拥立益州州牧刘焉称帝的事情。

  诸位都已经知道了,话不多说,朕就问你们,出兵还是不出兵?

  赞同出兵的站在左侧,不赞同出兵的站在右侧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g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g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