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:北平的优劣_大明最强太子
笔趣阁 > 大明最强太子 > 第四十一章:北平的优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一章:北平的优劣

  蒋瓛道;“实不相瞒,殿下,如果我能说上话的话,定当力荐陛下迁都北平。”

  “为何?”

  朱标平心静气的看着蒋瓛,北平确实是个好地方,做都城是足够了,但问题也当真是一大堆,首先一点,和关中地区都面临着缺粮问题。

  如果不能做到自给自足,全靠着南粮北调,那对于朝廷来说,当真是极其消耗精力的了。

  蒋瓛道;“这要是让我说个具体的出来,我也说不大上来,不过我知道,迁都北平的意义,肯定要大于留在应天的好处。”

  “意义?”朱标擦了下嘴角,平静道;“杨宪,你知道迁都北方都有什么意义吗?”

  “大的下臣不敢妄言,但就眼下来看,新朝定都北方,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北方民心,尤其是燕云之地,自唐末儿皇帝开始,数次易手异族四百年矣。”

  “新朝初立,人心未定,若是这个时候,朝廷迁都北方,自然会给北方百姓以强大的信心,但北平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,他没有产粮地,一切都要靠朝廷从南边调粮,太麻烦了。”

  杨宪也是直接说出了北平了缺点,缺粮,真的缺粮。

  实际上,适合做都城,还不缺粮的,也只有应天府了。

  但朱标虽然更倾向于一动不如一静,可蒋瓛的一番话,倒也着实让朱标惊醒。

  大明第二战神,朱祁镇兵败被俘,明朝廷死战不降,未必没有三代君陵具在北平的缘故,祖宗陵寝,宗庙。

  一旦跑了,就是把祖宗放在敌人的脚下,被敌人肆意践踏。

  朱标点了点头道;“归根结底,还是一个问题,缺粮嘛。有没有其他办法能在北平种出粮食?”

  正当朱标心神忧虑时,沈万三道:“北平铁定是种不出来供养京师的粮食,不过我知道有个地方,若是用的好了,肯定可以。”

  “你要在大草原上种粮?他娘的,大草原上能种粮的话,哪还有什么匈奴,突厥,蒙古。”朱标瞥了一眼,华夏是不开拓吗?

  从黄河流域,一直到眼下,等到大明在洪武十五年之前真正统一中华那天,所有老祖宗看见,能种粮,触手伸的到的地方。

  只要能种粮食,老祖宗找就给它烙上了华夏的印记。

  那些认为华夏不开拓,蒙古能打到欧洲去,华夏只能在窝里玩的家伙们,估计也是地理没学好,或者他们不知道世界是圆的。

  华夏处于中轴线上,从中原出兵到欧洲,要比蒙古多走一倍以上的路程,乃至更多,华夏向西开拓到西域,实际上已经到了极限。

  天高皇帝远的,可不好玩。

  “当然不是,草原怎么能种粮呢,但是向东,辽东可以种粮啊,我去过辽东,那边有一大片的平原,不过都是些没开发好的=地方。”

  “如果殿下真的想要迁都北平的话,可一定要提前告诉沈某,沈某好去辽东圈地,到时候也过一把地主瘾。”

  沈万三哈哈大笑着,反倒是朱标拍了拍脑门,惊叹道;“辽东?辽东?辽东在后世可是能撑起全国五分之一的粮食供应。”

  “这么大一块粮仓,我,。,不对,我是记得的,当时为什么没肯定下来??肯定是有原因的。”

  朱标一时间站在原地自言自语,后世的都城,北京城在朱标的心里,自然是有选都的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。

  而朱标为什么还要坚持一动不如一静,。。

  突然间,朱标开口道;“小冰河,现在虽然没什么太大感觉,可一旦开发辽东,辽东那么大地方,至少要三十年能搞定,弄不好搞五十年的话,刚开发好辽东,小冰河就开始了。”

  “对,对,小冰河一来,三五十年的投入分文不出,反而辽东还会成为拖累。。。我特娘的。”

  朱标心中思虑良久,终于找到了当初自己为什么在心里否决了都城首选的北平。

  辽东确实在后世是个大粮仓,在整个华夏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。但在大明朝,辽东并不是一块宝地,相反,哪里充斥着寒冷。

  更何况,开发辽东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,动辄三五十年的投入,朱标也不确定小冰河什么时候到来。

  无限投入,入不敷出,说不好也会拖死大明。

  “不过殿下对这件事情犹豫不决,也并不是一件坏事,圣君在世,对迁都也是一再观望,这种事情,还是要三思而行。”

  杨宪及时给朱标止损,并且顺带着拍了拍朱元璋的马屁。

  想你老子纵横一生,从行脚僧,俗称要饭的,到加入义军,得了个伴生法宝马秀英,纠集一堆淮西子弟在身边,开创了大明帝国。

  如此牛掰的圣君,在迁都的问题上都犹豫不决。

  更何况你个小娃子了。

  朱标捏了捏拳头道:“现在还不适合讨论迁都的事情,而且就算要迁都北平的话,也要在搞定纳哈出和高丽之后才行,不然的话,北平可是四面受敌。”

  朱标摇了摇头,朱棣迁都北平的时候,朱元璋的对外政策,已经蚕食了草原大片地域,在长城以外做了非常好的可攻可守的军事体系。

  朱棣五次亲征漠北,更多的还是他造反的同时,之后,把朱元璋在长城以外的军事体系给打破了,卫所内迁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  当然,那个时候,李氏朝鲜以大明为宗主,盘踞辽东的纳哈出被冯胜,傅友德,蓝玉出征辽东打败之后,迫降纳哈出,直到那个时候,辽东才算屈服在中央朝廷,给了大明在北平建都的基础。

  “殿下说的也对,不过沈某还是那句话,迁都一定要提前告诉沈某,我好去圈地。。。”沈万三充分展现了一个商人的思想。

  在任何时代,任何时期,先知先觉都是无比丰厚的财富。

  时刻知道朝廷的动向,时刻做好准备,想不富裕都难。这也是朱标并不愿意让商人做大,他们一旦做大,真的会影响国家政策。

  至于商人无法发展?

  朝廷想让几个人富裕起来,难道不是一句话的事情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g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g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